在昆明市南端的一个老街巷中,老张的餐馆已经开了二十多年。这家餐馆有着传统云南风味,过桥米线、汽锅鸡,味道地道,深受周边居民喜爱。每天傍晚,炊烟袅袅,香气四溢,吸引着路过的行人驻足,食客们源源不断。老张的生意蒸蒸日上,生活却因为一个不速之客悄然改变了。
这个不速之客不是某个挑剔的顾客,也不是某个竞争对手,而是一张街道办事处的通知——要求安装餐饮油烟净化器。
老张望着那张纸,皱了皱眉头。他一辈子都在做饭,这烟火气是厨房的魂,哪有谁因为几缕炊烟不满?虽然心有不甘,但不遵守规则会被罚款,老张无奈,只好开始研究油烟净化器的事情。
第二天,一家安装公司派来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,叫小李。老张心情沉闷,不愿多说,只是点头让小李自己看厨房情况。小李走进厨房时却突然停住了脚步,眼神透出几分复杂的情感。老张好奇地瞥了他一眼。
“老板,您这厨房跟我小时候家里的很像啊,”小李轻声说,带着一丝感慨。
老张愣了一下,忽然想起自己当年刚开这家餐馆时,厨房的确与现在不同。当时设备简陋,但一切都井井有条,锅碗瓢盆敲打出的节奏,让他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。现在厨房虽整洁现代了不少,但却好像少了一些什么。
“你家以前也做餐饮?”老张放下手中的米线,抬头问道。
小李笑了笑:“是啊,小时候家里也开过小馆子,我爸做饭,我帮忙打杂。可后来因为油烟问题被举报了,生意就做不下去了。”
老张点点头,心里一沉,默默想起了几年前街对面一家老朋友的小馆,也是因为油烟问题关了门。生活艰难,任何小问题都可能成为压倒餐馆的一根稻草。或许安装净化器并非坏事。
小李开始安装油烟净化器,手脚麻利,一边干活一边跟老张聊起了家乡的味道。老张听着,渐渐对这个小伙子产生了好感。两人从油烟净化器的安装讲到了云南各地不同的饮食风俗,从滇池边的野生菌讲到高原地区的火腿酱油。原本只是例行公事的一次安装,竟然让老张心里生出一种奇妙的联系感。
几小时后,净化器装好了,小李调试了一番,确保一切运转正常。他拍了拍手,笑着说:“好了,老板,现在油烟问题解决了,不用担心了。”
老张看着这台崭新的设备,心情复杂。他忽然问:“小李,你家当年要是装了这玩意儿,是不是就不用关门了?”
小李沉默了片刻,轻轻点了点头。“可能吧,”他低声答道,“不过有些时候,改变发生得太晚了。”
这句话像针一样扎进了老张的心。他望着天花板上那台净化器,想着自己这家店是否还能继续开下二十年。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,但眼前的一切让他有了新的想法。
傍晚时分,餐馆重新开张,老张看着食客们热火朝天地涌入,微微一笑。厨房里没有了那股呛人的油烟,空气清新许多,但香味依旧弥漫。老张突然意识到,虽然生活在变,很多东西都需要适应和更新,但只要心里那份对美味的执着不变,一切都可以继续下去。
随着夜幕降临,老张站在厨房门口,目送着一拨又一拨的客人离开。他深吸了一口气,轻轻地对自己说:“这净化器,装得还挺值。”